安全文化

Safety culture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手册
发布时间:2019-12-19 | 浏览量:2176 次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护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文化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培养安全技能,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实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是巩固安全基础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工作原则;必须坚持贴近安全生产实际,贴近职工生产生活的方针;必须努力在培育“安全第一”的共同价值观和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使“安全第一”理念在职工心中深深扎根,成为职工生产行为的第一需要。

这本《安全知识手册》收集了部分安全文化知识,面向公司全体职工,对于宣传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促进安全生产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真正做到人人关心安全,事事关心安全,时时关心安全,处处关心安全,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安全理念篇

(一)形成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文化是贯彻 “安全第一、防控并举、全员履责、科学发展”方针的新举措,是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的新探索。真正做到维护职工利益,以职工是否满意、是否得利、是否安康稳定为标准,形成社会、单位和个人权益的多赢局面,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因此,单位抓安全生产,首先要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职工人身安全与单位的生产、经济利益等其它方面发生冲突时,应无条件服从人的生命安全第一。

2、树立违章违纪和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

董事长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安全生产中,职工的遵章守纪和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性,隐患是事故的源。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就要及时发现隐患、超前预防隐患、有效治理隐患。一次事故就是一个违章过程,一次事故就是一个放纵隐患结果,一次事故就是一场人生悲剧。因此,遏制事故就是要从杜绝违章违纪和排除隐患开始。

3、树立安全就是单位最大效益的观念

单位只有实现安全才能确保单位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可靠的安全作为屏障,单位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将无法正常进行。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单位的最大效益。

4、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

安全不仅是单位的重要工作,也是每个职工的事。单位对安全工作、对职工生命的关注不仅强调生命的物质存在的可贵,更应关注和关爱职工,不仅要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更要对职工进行情感和精神的关怀,使职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为职工提供一个本质安全的环境,使单位“人本、人权、人性、人情”的核心思想获得充分的体现。单位的每一个职工也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要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实现自我管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实现家庭幸福与单位共同发展。安全意识强的人,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培养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二)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价值

1、安全生产的目的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积极开展控制工伤活动,消灭工伤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建设。

2)积极开展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活动,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搞好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有适当的休息时间,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2、安全生产的效益

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直接社会效益,及间接单位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危害的直接社会效益;减少事故损失造成的单位直接经济效益;保护单位正常生产的间接经济效益;促进生产作用的直接经济效益。

3、安全生产的社会价值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单位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4、安全生产对于单位的意义和价值

安全生产是国家和政府赋予单位的责任;是社会和职工的要求;是生产经营准入的条件;是市场竞争的要素;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利润的组成部分。

5、安全生产是个人、家庭、单位和国家的基本需要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既然如此重视健康,那么如何保障自己在劳动中的安全,就应该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1)安全为自己。重视安全生产首先对自己有利,善待生命,才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

2)安全为家庭。重视安全生产会给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3)安全为单位。重视安全生产会减少单位的损失,促进单位稳步发展。

4)安全为国家。重视安全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使国家日益走向富强。

(三)国家领导论安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点,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胡锦涛

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胡锦涛

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能加强,丝毫也不能削弱,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加倍努力、扎实工作,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吴邦国

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安全责任制。坚决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维护法律和纪律的严肃性。——温家宝

 

安全法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从业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安全名词篇

1、“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犯劳动纪律。

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4、安全用电“十不准”

1)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

2)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

(3)不准私拉乱接电气设备;

(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

(5)不准使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

(6)不准擅自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7)熔丝熔断,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

(8)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

(9)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

(10)不办手续,不准打桩动土,以防损坏地下电缆。

 

安全警句篇

1、警钟长鸣

条条规章血写成,人人必须严执行。

违章作业等于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

违章蛮干不是勇士,遵章守纪绝非懦夫。

领导不把表率做,安全生产定砸锅。

半分疏忽生事端,一丝不苟保安全。

简化作业痛快一阵子,酿成事故痛苦一辈子。

凭侥幸,耍大胆;出事故,后悔晚。

一人违章,众人遭殃。隐患不除,危机四伏。

严是生命的呼唤,松是自杀的开端。

当安全教育鸣金收兵之际,便是事故偷营劫寨之时。

羊圈一破狼就钻,制度一松事故欢。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讲安全时闭上眼,出事故时傻了眼。

不讲卫生要生病,不讲安全要送命。

炸弹的脾气一引就爆,事故的性格一松就冒。

分析事故走过场,扯了枝叶留下根。

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是水中捞月。

安全生产全家福,出了事故全家苦。

 

2、哲理启示

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潜伏,事故难除。

严是爱,松是害,马马虎虎是祸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难保安全。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蚁穴溃长堤,隐患招大祸。

愚者以流血作为教训,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

骄傲出于浅薄,鲁莽出自无知。

隐瞒一次事故隐患,等于埋下定时炸弹。

绊人的桩不在高,违章的事不在小。

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少。

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事故隐患如水下暗礁,规章制度似行船航标。

天下难事做于易,天下大事做于细。

要想把好安全关,思想工作要领先。

宁烦十次保安全,不省一事去冒险。

安全思想不牢靠,事后难买后悔药。

安全来自严谨,事故出于松散。

 

3、知心话语

高高兴兴上班,愉愉快快工作,平平安安回家。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与其事故后哭断肠,不如事故前早预防。

违章蛮干铸成终身遗憾,遵章守纪伴你一生平安。

事故害人害己,安全利国利民。

与其为昨天的失职而痛苦,不如用今天的尽职来弥补。

唠唠叨叨为你好,千叮万嘱事故少。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大意。

班前没有休息好,事故专门把你找。

困难欺软人,事故找懒人。

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事不防上大当。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安全不好活不了,效益不好活不好。

生命与安全一线牵,安全与幸福两相连。

爱妻爱子爱家庭,不守规程等于零。

一身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在一人。

安全警钟长鸣,幸福伴君同行。

回避事故隐患,等于放虎归山。

省工省劲一阵子,事故害你一辈子。

严为安全之本,松为事故之源。

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事故在瞬间发生,安全从点滴做起。

不顾安全只图快,人身设备遭危害。

心中多一点警惕,家里少一分担忧。

千忙万忙,安全莫忘。

 

4、规律探秘

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心中有了规章,遇事不会惊慌。

鱼恋鱼,虾恋虾,违章与事故结亲家。

做事不靠众,累死也无用。

山雨欲来风满楼,事故发生有兆头。

绳子总在最脆弱处断开,事故易在“关键人”中发生。

斩草要除根,安全须治本。

有备,安全保险;无备,事故难免。

吃饭防噎,登高防跌。

与其事后痛心疾首,不如事前细心把守。

事前不预防,出事徒悲伤。

防患未然能主动,防微杜渐少过失。

纵然千日无事故,不可一日稍马虎。

打井防旱,查岗防患。

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

有一万的把握,也要做防万一的准备。

苍蝇专叮有缝蛋,事故专找蛮干汉。

有章不循闯大祸,事故早晚找上门。

谨慎小心是安全的保险带,麻痹大意是事故的导火索。

 

安全歌谣篇

1、安全“十想”歌

一想个人安全歌,按章操作莫急躁。

二想国家损失少,大家都是安全哨。

三想爱妻恩爱情,安全之钟常警鸣。

四想子女年幼小,安全尤似千斤挑。

五想年迈父母亲,质量为本放在心。

六想美满幸福家,生产安全人人抓。

七想争创安全年,质量搞好保安全。

八想劳动贡献多,安全换来丰硕果。

九想经济效益高,安全为天最重要。

十想领导教诲语,保障安全创佳绩。

 

2、职工安全“十个想”

上班之前想一想,乘车赶路不要慌。

横穿马路想一想,先看是否有车辆。

上岗之前想一想,防护用品穿载齐。

班前会上想一想,思想包袱全丢光。

接班之时想一想,岗位存在啥危险。

作业之中想一想,按规操作不违章。

维护检修想一想,换牌挂牌重确认。

作业之后想一想,场地是否清通畅。

交班之时想一想,安全事项交对方。

事事处处想一想,安全生产有保障。

 

3、人身安全“十不干”

遵章学技术,不干违章活。

守纪听指挥,不干冒险活。

教训莫蛮干,不干玩命活。

安全忌凑合,不干侥幸活。

团结要齐心,不干赌气活。

劳逸休息好,不干疲劳活。

施工勤检查,不干粗心活。

心专莫闲谈,不干溜号活。

照应多招呼,不干马虎活。

问题找组织,不干包袱活。

 

4、安全十忌

一忌规程不落实,说是说来做是做。

二忌遇事乱指挥,不顾安全蛮干活。

三忌有错顾脸面,违章行为怕人说。

四忌干活想自己,上下左右不配合。

五忌安全无措施,冒险蛮干事故多。

六忌习惯性操作,安全观念太淡薄。

七忌责任不落实,发生事故乱推诿。

八忌检查留死角。隐患不除终是祸。

九忌领导当好人,管理考核不严格。

十忌无事享太平,麻痹滋生要不得。

安全生产增效益,大显身手有收获。

劝君自爱多珍重,愿你一生都欢乐。

 

安全常识篇

(一)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用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提供了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信息。

1、安全色

我国规定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其含义和用途为:

1)红色的含义为禁止、停止,主要用于禁止标志、停止信号,如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红色也表示防火。

2)蓝色的含义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主要用于指令标志,如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道路指引车辆和行人行走方向的指令。

3)黄色的含义为警告注意,主要用于警告标志、警戒标志,如厂内危险机器和坑池周围的警戒线、行车道中线、机械齿轮箱的部位、安全帽等。

4)绿色的含义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主要用于提示标志,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装置的位置。

2、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所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发生事故。但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不包括航空、海运及内河航运上的标志。

安全标志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1)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动。其几何图形为带斜杠的圆环,斜杠和圆环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为白色。

2)警告标志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其几何图形是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框和图形符号为黑色,其背景色为黄色。

3)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某项规定,其几何图形是圆形,其背景是具有指令意义的蓝色,图形符号为白色。

4)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指示目标和方向,其几何图形是长方形,底色为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但是消防的7个提示标志,其底色为红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

(二)简单的消防知识

1、燃烧概述: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强烈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在防火工作中,控制火源是十分重要一环,一旦燃烧已经开始,反应正在进行,及时扑救火灾尤为重要。

3、爆炸是物质的一种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根据爆炸产生的原因及特征,爆炸现象可分为两类:

1)物理爆炸:其特点是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仅发生压力增大等),如轮胎、锅炉、高压气瓶等爆炸均属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物态变化时发生极迅速放热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产物,由此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如危险化学品、炸药、鞭炮等的爆炸。

4、化学品爆炸极限: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着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爆炸最低浓度即爆炸下限,爆炸的最高浓度即爆炸上限。如:苯的爆炸极限为:爆炸下限1.2%(V/V),爆炸上限8%(V/V) 。

5、灭火的基本方法:根据物质燃烧原理,燃烧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中的游离基消失而终止燃烧。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即减少空气中含氧量——窒息灭火法;降低燃烧物温度——冷却灭火法;隔离与火源相近可燃物——隔离灭火法;消除燃烧中游离基——抑制灭火法。

(1) 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这是扑救火灾最常用的方法。冷却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喷水或喷射二氧化碳等其它灭火剂,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物理灭火法。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物质,防止达到燃点而起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设备等,以防止它们受热结构变形,扩大灾害损失。

(2)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采取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内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以及用水流封闭或用爆炸等等方法扑救油气井喷火灾;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3)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即阻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助燃而熄灭。此灭火法适用扑救封闭式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火灾。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的方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人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或泡沫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采取窒息灭火的方法扑救火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燃烧的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时,才能采用这种方法。

B、采取用水淹没(灌注)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泡后能否产生不良后果。

C、采取窒息方法灭火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的设备孔洞等,而使新鲜空气流人,造成复燃或爆炸。

D、采取惰性气体灭火时,一定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人燃烧区,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窒息灭火。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人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囟代烷灭火剂及替代产品。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止复燃。

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实施灭火,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有些火灾,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几种灭火方法。这就要注意掌握灭火时机,搞好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各种灭火剂的效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6. 灭火器的用法

1)泡沫灭火器:用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2)干粉灭火器:是一种通用的灭火器材,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干粉灭火器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严防漏气。每半年检查一次。

3)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应将喷嘴直接对准火焰喷射,以便迅速蒸发出二氧化碳气体,将火熄灭,灭火时,切勿用手触喷射筒,以防冻伤。

4)手提式: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桶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按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即可将初期火灾扑灭。

5)推车式: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将灭火器迅速接到或推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10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放稳,然后拔出保险销,迅速展开喷射软管,拿住喷枪,对准火焰根部,另一人压下按把,喷粉灭火。

7、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8、发生火灾如何报警:发生火灾应及时拨通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讲清以下内容:(1)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2)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3)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4)到门口迎接消防车。

(三)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主要介绍3种分类方法

1、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特种劳动防护品和一般劳动防护品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又分为6大类

A、头部护具:安全帽

B、呼吸护具:防尘口罩;过滤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

C、眼(面)护具:焊接眼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

D、防护服: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

E、防护鞋: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

F、防坠落护具: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

2)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

2、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头部、呼吸器官、颜面部、听觉、手部、足部、躯干等

3、按劳动防护用品的用途分类:如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等

 

安全制度篇

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纪。

其中单位负责是说单位管理生产的同时,须管安全。单位从创建、生产准备到生产过程,都要保证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不能只讲经济效益,忽视安全。

劳动者遵章守纪就是要求每个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规章,以及本行业的规章制度。

2、安全生产

概况的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安全生产“五要素”

“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 服务咨询电话 0712-2618301
  • Q Q : 2166106784
  • 邮箱 : 2166106784@qq.com
  • 地址 : 湖北孝南经济开发区澴川路316号
  • Copyright © 2020 孝感市永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Xiaogan Yo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技术支持:国昇科技